給保險新手的15個基本觀念

內容目錄

你懂得怎麼做保險規畫嗎?這篇文章我整理了 15 個跟保險新手有關聯的問題,邀請到一位保險專家,來聊保險新手應該知道的保險基本觀念有哪些,提供給你滿滿的精華,並解答所有關於保險的疑難雜症。

在閱讀前,Silvia 我想跟您聲名 3 件事情,而這些事情對你而言可能是蠻重要的:

  • 文章內容中可能有參加聯盟計畫,但聯盟計畫並不影響您本身的購買權利。
    Silvia提供的聯盟商品推薦都是經過本身使用過,覺得不錯因此而寫文推薦的
    若對推薦的物品 / 服務有興趣,可以放心安心地購買唷
  • 聯盟計畫和廣告收入,會規畫成本網站的經營基金。
  • 最後,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在下方幫我拍拍手,每篇文章都是我用心編輯、創作
    希望可以把最佳內容,好好分享給你 : )

之前在 IG 常常收到一些讀者問說,「我都不知道自己買的保險內容是什麼耶,於是傻傻的繳,怕違約反而不敢停」,關於這點,我在 IG 貼文上也曾經寫過,別傻傻的繳不懂的保險,因為很多金錢就是從這邊慢慢流失掉的。

我知道很多人其實不懂保險,甚至覺得買保險是一件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
於是這篇文章我整理了 15 個跟保險新手有關聯的問題
另外也有在 IG 上做了個小調查,詢問大家對於保險上的所有疑問,我也感謝讀者們提供的保險疑問們

今天節目非常開心能夠邀請到一位保險專家-舞動你的財務顧問若家來聊保險議題
若家剛開始踏入保險業前是汽車銷售業務,在擔任汽車銷售業務時就了解到必須了解客戶真正的需求並滿足其需求
而非傻傻地不斷推銷,工作磨練一陣子後認為有更想要體驗的職涯選項
於是在女人 30 歲的職涯黃金期勇敢跳脫舒適圈,也幸運經由保險經理朋友帶領下
多方評估後了解保險事業是如何幫助人,後來也就進入保險顧問業工作開始保險顧問業務的工作。

我們今天這篇內容,除了有滿滿的精華來幫助各位解答所有的保險疑難雜症,也會分享應該如何買保險以及做保險的規劃配置,讓辛苦錢能夠真正的用在刀口上,並在理財路上做好正確的金錢配置。

觀念一:保險真正的用途應該是

保險最重要本身是避險用,只是說它還有很多延伸性功能,某些人對保險會出現很多過多期待
例如有人認為說保險可以拿來存錢、還本或是投資用,但這其實沒有對錯,只是需要的保險商品先後順序要先弄清楚

新手在買保險時,記得首要把保險看得單純一點,因為它主要功能就是純粹做避險用,請先回歸到保障本質
如果你基礎的保障,不管是你的壽險、醫療險或者是重大疾病等等的險種,你規劃大的避險的帳戶已經做好了,那真的仍有很多的閒錢,如果不懂其他的投資,也不想去了解到底股票怎麼去運作
或者是說其他的投資的方式讓你的錢可以對抗通膨的話,保單其實它有部分的功能是能夠去做到這樣子的項目
但是它需要花很長的時間,那因為畢竟保險公司要賺錢,保險公司一定會綁你一段時間的合約
這段時間如果突然要用錢就可能會比較卡。
所以,其實不是商品本身不對,而是自己要有長期配置以及商品正確配置先後順序的概念。

Tips:
根據個人的需求及狀況來去做調配,保險是很好的金融工具,有些人對它會有一些誤解,建議大家不要對保險有過多期待,只要把保險回歸保障本質,就會發現保險真正的價值。


觀念二:什麼樣的人需要買保險

說到哪一些人適合買保險,其實每一個人都該買保險,就像是我們不是繳健保卡的健保費嘛
你不一定會去看醫生,像我自己個人可能一年我不會,我很少去看醫生,如果感冒可能不到兩次或一次
但是健保費仍會持續繳,因為這個費用叫做以備不時之需。

那會有比如說資產很高的人,坦白講如果我今天打開賬戶我有上億,我要不要買保險?其實不一定需要。
因為真的發生事情,我上億的錢可以讓我在裡面燒;但是為什麼很多有錢的人,比如說李嘉誠或者是說你聽到很多首富
他們有沒有保險?他們一定有保險,因為如果可以用很少的錢就去處理掉風險的這個部分,那我為什麼要耗掉我的資產?

有錢人買保險,它可能有不同的功能比如關於傳承等等用途,或者是指定繼承人這個部分;
但如果大家帳戶的錢是很少很少,其實真的一個風浪打來,很容易就倒塌在地上就起不來。

舉個例子現在 covid-19,如果被居家隔離,有些人必須要去到外面隔離所接受隔離
隔離一天費用(隔離一天費用約$ 1500-$2500 )是要自己付的;或者是如果沒有中標,但疑似有可能有接觸感染者,你也要被隔離
再艱困一點的,如果我今天要住到醫院,醫生告訴你說現在有一些用藥材它比較好,沒有副作用
但可是要自費 10 到 20 萬,這個時候自己應該要怎麼去面對呢?

沒有要用的時候,都不會覺得它需要
可是真的要用的時候,其實你已經失去資格去了解這一塊東西。

我們無法預料風險何時來,所以保險對於每一個人都一定必須的,算是一個避險帳戶的概念。
當你在人生的過程中要累積你的資產,我們必須要擁有三個帳戶:第一個就是避險賬戶、第二個儲蓄賬戶、第三個是投資賬戶。三個帳戶其中一個帳戶沒有做好,都會影響到其他的賬戶。

而保險就是避險帳戶,是在我們發生什麼疾病或意外,甚至這個意外是自己沒有辦法承擔的
所以這時候保險本身背負了一個很重大的責任。

【 延伸閱讀 】 :一定要收藏的理財帳戶指南!給理財新手的5本專屬理財帳戶

保險這件事不只照顧自己也是照顧身旁你愛的人。
我愛你,不是我在的時候我才照顧你;我愛你,是不管我在不在我都能夠照顧你。

【真實小故事分享】
案例為若家的客戶,這位客戶年紀很輕才 20 幾歲,但媽媽因為比較晚的年紀生他,所以年紀稍長
但是媽媽已經失智了,而且失智了兩三年。
那時家庭收入來源只依靠他本身,因為有盡早做好保障規劃,除了孝心照顧外,這時候保險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當危機發生時,才發現在現實之前,沒有錢是真的沒有選擇權。

即便上一代或是現代,仍有不少人對保險有壞印象,但正常規劃之下其實保險沒那麼可怕甚至還是可以幫助自己的利器。

很多人對保險可能不一定是正面的想法,因為他們不覺得對保險有這個需求,但等到自己年紀稍長的時候
坦白講那個時候才想要規劃會面臨幾個風險以及現況:

第一個:身體情況風險

身體情況的問題,很少機會有保險公司要賣你保險,因為保險公司可能因為身體情況問題不會想賣你。

第二個:保齡越高,保費就會越高

保險有所謂的保險年齡,當保齡越高,保費就會越高
健保局他們都會統計我們真的到 60-65 歲時,其實那時候我們的收入是慢慢銳減的,但那時候在做醫療的幾率是比較高的。而保險公司商品這些都是由精算師來算過的,不可能隨時都可以賠你錢,所以這個時間點,賠率相對是大的。

Tips:買保險時,需考量身體情況風險以及保險年齡,別對保險存有傳統負面印象;危機不會管你是誰,沒有保險保障擁有的選擇權肯定相對較少。


觀念三:不同年齡層,應該如何替自己做好保險的保障規劃呢?

用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去試算出是否有負債,或者是每個月需要多少基礎開銷才可以至少不看人臉色過活。
如果是剛出社會的單身族群會比較單純,就以現在為基準預設 5-10 年的變化去規劃保障額度,先以照顧好自己,不要連累到親友為主。

如果是財力比較穩固,並且有規劃要買房、建立家庭或是長期照養父母到養育孩子等等
除了滿足照顧自己的部分,還需試算出要滿足上述需求的金額,回推需要多少保障額度,再去尋找適合的商品。

那這邊也要提醒很重要的一點:保障額度是不能妥協的首要項目
文章以下也提供 4 個人生重大時期(分成嬰孩期、單身期、已婚期、退休期 )保障建議規劃:

▸嬰孩期:

有父母會幫小孩子買保險,但是以往時間點的醫療品質可能還沒有這麼好,所以說那時候的醫療保險的商品內容,可能也不符合現在的需求,我會建議它就是你人生剛啟動的一個賬戶,時不時要回去調整看看原先保單內容。

▸單身期:

➊ 經濟尚未穩定:至少要保護好自己,打好基礎財務功力學著累積資產,不要拖累到家人。
【 延伸閱讀 】 :「好好理財,好好生活」。3個基本理財規劃幫助你找回生活自主權

➋ 經濟漸漸穩定:有穩定收入後,除原先已買的基礎保險,可以開始做中長期的規劃配置。

建議你在年輕時且身體情況好的時候,我們先去做保險的規劃,如果是小資族資金比較少我們就先求有再求好,先把大的保障做好,或是可以使用定期險的方式,或是用月繳的方式降低繳款的負擔。保障做好了,到真的有需求的時候,保險就能夠紮紮實實的幫到你。

*小科普:該如何選擇要終身還是定期險? 以醫療定期為例:
現在很多保單合約內容是可以一定要續約購買,因為合約強制續約,即便身體已經有狀況,但因為是在身體佳時購買保障,所以這段期間有付錢有需要仍可享有保障。而現在醫療定期險時間是可拉長投保到80、85歲。
終身型的醫療定期險現在費率很高,看起來雖是終身有效,但每次要用時,額度卻相對比定期險低。

Tips:選擇終身、定期險,還是要依個人需求來做選擇。

▸已婚期:

1.以自己發生重大事故時不拖累家人為主要規劃(壽險、重大疾病、失能、醫療)
2.如果為家中主要經濟來源者,投保保額需規劃家庭每月開銷金額
3.如有負債及房貸,需將金額規劃於保障額度內
4.如有子女還在教育中,需規劃預留子女教育基金
5.扣除基本保障及生活開銷後,每賺 10 塊錢記得多留 1~3 塊錢給未來的自己,退休規劃需於青壯年開始

▸退休期:

退休不是一瞬間的事,需從青壯年期就從長計議。

1.在青壯年期體況好時,可預先規劃醫療相關險種,避免退休後光醫療費用就消減掉退休金
2.退休金越早開始規劃,用時間產生複利可以越省力,不管用基金、股票、長期價值投資或是年金型的保險配置
都可協助您一步一步達成有品質的退休生活


觀念四:保險商品買越多越好嗎?能提供基本必備的保險優先順序嗎

基本必備的保險購買的優先順序都是用先保大再保小這個概念為優先考量
第一個是「先保大人再保小孩」;第二個就是「先保大的保障再規劃小的保障」。

保險新手保單規劃配置

當生病時,自己是否有選擇權?
對於一般人而言或許小錢付得起,但若今天面臨的是上百萬的大錢呢?

【案例分享】
以前曾經參與一場演講,演講者是八仙塵爆的患者,這位八仙塵爆患者幾乎是最嚴重的受難者,他是四肢都截肢了,而且截肢的程度是到膝蓋以上。演講者分享到在膝蓋以上就算裝了義肢,其實還需要訓練熟悉它,因為義肢並不一定好使。

而義肢腿也是耗材,平均七八年需要換一次,超過膝蓋以上的一支要一百多萬;
膝蓋又是彎曲的地方,所以說需要比較多功能,費用一定又是更貴的。

以案例這場意外而言,腿截肢了,接下來生活肯定發生巨大改變,在生活上面很多行動其實是不便的
在治療復健過程中,有時必須頻繁來往醫院,除了生活需要自理之外
更現實的是相比別人自己有可能少掉很多賺錢的機會,因此種種因素看下來生活成本肯定比別人還要高。

保險,帶給你選擇權;有保障,你可以選擇更好的生活品質。

新手在做保險規劃時,看到太多商品內容很容易眼花撩亂,完全不知道保險怎麼買?
這邊建議先以較大,並且有長期影響的風險來規劃優先順序。

建議保險規劃商品順序時可依照:壽險 > 醫療險 > 重大疾病 > 失能險 > 癌症、意外險 > 退休規劃
( 有預算可再多考量退休年金類型規劃 ) 的順序來進行保險規劃。

基本壽險、醫療險先規劃起來,用定期方式做起來,額度的話見仁見智,依個人不同回歸到自身需求來決定。至於額度怎麼算?其實保險的規劃是在保障我們的賺錢能力
如果覺得自己這輩子會賺錢,那基本上就可以去規劃相對應的一個額度。

以下細聊各保險商品配置:

買保險建議購買順序一:壽險

在做保險規劃的時候,建議大家可以先把壽險放在前面。
很多人以為壽險是死亡的時候才會拿到的一筆費用,壽險有可能是家人最後在你身上的一個選擇權
或者是說有些人在全失能的時候,比如說我長期躺著就需要看照這種情況,壽險它就啟動了
所以壽險不是自己真的離開的時候,才用得到的一個現狀。

而醫療這件事情雖然大家非常重視,確實你也覺得說我會用得到,但是我們一輩子不一定會生病
可是我們一輩子一定會死,只是說死的時間點在哪。

如果說死亡的時間又是在人生重大責任時期,比如三四十歲,這時上有老下有小,本身房貸還沒還完
這時間離開,所有人都可能會被衝擊到。

所以先把壽險做好,有時也可以用定期的方式把額度做高。
也有人防意外,如果不小心比我爸爸媽媽先離開,我愧對於父母想要回饋、表達養育之恩
我可能想要給爸爸媽媽五百萬、一千萬,也是一個額度。

保險建議購買順序二:醫療險 > 重大疾病 > 失能險 > 癌症、意外險

醫療險

🔹終身型(通常保費繳期為 10 or 20年)
特色:費用較定期高,主要是在額度內終身理賠(依各保單合約為主),預防長壽風險。
🔺特別提醒:投保時需確認住院、手術、雜費保障額度,理賠項目範圍。

🔹定期型(實支實付/定額、日額)
特色:費用相較終身低、保額在年輕時就可設定額度較高。
🔺特別提醒:投保時需確認投保額度,可續保年限(是否可接近80歲甚至85歲)
費用5年隨自然費率調漲,理賠項目範圍。

重大疾病 (需要1-2年無法工作之情況)

重大疾病跟醫療險不太一樣,如果癌症或者是符合重大疾病,比如心臟相關的一些符合重大疾病的一個疾病,可以有一次的給付金。
那在設定保單額度時,我可以買一百萬的額度或兩百萬甚至兩三千萬,一般會建議在設定額度時,可以根據個人的年收入乘以兩倍或三倍
假設今天比如說得了重大疾病,自己需要休養兩年,有設定額度可以讓自己在這兩年很安穩的休息,不用擔心錢這件事情。

失能險

以剛剛八仙塵暴患者例子而言,因為失能導致生活品質變很低
如果發生這樣子事情,保險公司願意履約我一段時間,每個月供給我一定的生活費用,也可以比較安心。
目前台灣終身型失能險因金管會考量已全面停賣,部分保險公司尚有定期型失能險,若有失能險需求也可與若家做詢問。

保險購買順序三:退休規劃 

把現在的錢留一點給未來的自己,可以先在年輕的時候先做好規劃。
以退休來講其實大家最怕退休後的醫療費用會燒掉原本的儲備金,因為那是一輩子努力賺來的錢。建議別等到老時才擔心醫療費用,在早期時就要趕快規劃好醫療保障。

另外如果是有一些有預算的人,在退休這部分市面上有很多年金型的商品,年金型商品類似現在定期定額存股的概念
累積到一定期間利滾利,可以選擇一次領或是分期領
但是這個前提我認為還是建議在如果自己本身是非常保守派的一個族群,沒有想要去了解其他外面的投資項目
也覺得錢放在銀行,可能通貨膨脹就縮掉了,就可以使用像這樣的保險商品。

到這邊後我想或許還存在一些疑問,沒關係~關於詳細保險規劃我也有資源可以幫你


觀念五:如果小資族預算有限,要如何買保險商品以及做額度配置?

配置方面建議基本為以上方式來做規劃,但是大家也不要覺得說,這樣的規劃一定金額會很高
如果以二十幾歲這樣的年紀,一個月繳交2000、3000塊的保費也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

2000、3000塊如果你找對人或者是真的會去規劃花時間去了解
懂得符合自己的需求去找產品,是可以買到額度很高的保障。


觀念六:發現人情保單買太多,該如何調整檢視內容?

人情保單不一定不好,主要還是要回歸到保障本身內容;
不好的人情保單,在你真的有事情發生的時候,它不會照顧你一輩子

很多人在購買保單的時候,會把情跟理完全搭在一起,其實完全不需要
保險就是一個金融工具,我們只是保險公司的一個橋樑把這樣的資訊去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有時保險業務員其實也怕遇到客戶什麼都不問全權交給自己處理的,但說真的還是建議讀者們或者聽眾們也要去了解
這是你自己的權益,你要去買一個商品就必須要了解它的好處對你的幫助是什麼,因為這是跟自己親身有關係的事情
千萬不要為了買保單而去成就這一份人情,人情成立了但今天可能買到不符合你真正需求的一個保障內容
若發生事情了,責任很容易嫁接在別人(業務員)身上,所以阿雙方都是有責任的。

優秀的保險業務員會這樣跟你說:「你相信我很好,我很感謝你相信我 。
但是風險其實也有可能發生在我身上,如果有一天我比你先離開,那沒有人服務你該怎麼辦?
只有保單能夠陪著你,因為那是你繳錢而帶來的權益,所以一定要針對這個權益好好的去了解!」

Tips:
詳細思考很重要,自己的權益自己顧。但也建議兼顧權益同時,也要在適當時機做好決定,因為保險永遠比不完,不是一保定終身,在空窗的思考期間過久,可能等到需要保障時已經來不及了。


觀念七:政府的一般社會保險(全民健保)和一般的保險差異在哪邊?

有沒有保險就是一個選擇權
當生命與醫療品質做選擇時,我們應該如何做決定?

【案例分享】
認識一位主管媽媽,因為媽媽年紀也蠻高的,他們在早期也比較沒有保險的觀念,等到真的要買的時候其實身體都不太好了,所以保險公司也不賣了。媽媽到後期心臟需要去開刀裝支架,一般來講全民健保因為還是要補部分金額
只是說健保就是一筆錢,所有的人民都要分的去做使用。
所以健保在規劃上面一定不會說自己一個人就可以使用到非常多的額度。
那時候裝心臟支架時,醫生就給她兩個選項...

▸第一個選項:我們現在有個全民健保的方式,裝支架大概三萬塊左右,可以處理好,但支架有一個風險就是說可能未來你要長期吃抗凝血直到死亡離開,再來說支架有可能會耗損過幾年,重新要再開一刀,但當你年事已高,老年人承擔醫療風險能力差,有可能麻醉一下去就沒有再起來了。

▸第二個選項:現在有牛的瓣膜可以去裝,那對牛瓣膜一片要 15 萬,效果較好不過需要自費,請問要選擇哪一個?

親愛的讀者們,當生命與醫療品質做選擇時,請問你會如何做選擇呢?
【案例分享】
一位病患確診 covid-19,一個重症住院住了五十幾天出來,covid-19 在到加護病房時都是健保全民買單
但是這時還會需要自費使用特殊的藥物來治療,這個重症案例,因為有保險保障,所以出來就只有付全民健保五百塊錢
也因為他有買保險而且買的額度還不錯,所以最後保險公司賠他了三十多萬
未來如果有一個後遺症或者生活上面的支出,比如這兩個月能需要支付的房貸或是小孩學費都還是要付
這筆費用對他來講仍有發揮到幫助。

當血淋淋殘酷的現實擺在自己面前時,沒有足夠保障的我們只能接受現實擺佈
若人生擁有有更多選擇權,就能更有品質的延續生命甚至爭取時間陪伴我們想愛的人、做更多我們想做的事。

你的人生有沒有去做一個規劃,不管是財務的規劃還是避險的規劃,你能看到未來的畫面會長得非常的不一樣。


觀念八:投資型保單是什麼?明明就是保險,為什麼跟投資會放在一起呢

避險我們剛剛的概念應該都很清楚,就是當發生風險的時候,保險可以去補足我財務上面的損失
而投資型的保單就如一開始有說到,保險公司他不是公益單位要賺錢
所以投資型保單就是保險公司告訴你,我今天拿進來的錢我會去怎麼樣去做投資。

投資就是投資,保險就是保險,如果自己是不想去了解其他投資工具的一個族群,這邊也不能說推薦或不推薦
因為接下來的市場就是這樣,有些人會運用的話,確實如果它的利率跑得還不錯,可以跑過通膨,不會讓你的錢完全貶值放在銀行。

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投資型保單一定會有虧損的可能性
所以我們在買這個商品的時候,要先確定你到底是買它來幹嘛的,買它來做避險的應該還有其他的選擇。

如果買投資型保單真的虧很多該怎麼辦

像今天買股票或者是做其他投資我們也會設停損點,如果你不是長期性的價值投資,以這樣的狀況來講真的覺得它虧錢了就要趕快跳出來。

也回歸到投資本來就有賺就有賠,只是說大部分的人會覺得我錢放下去,一定要賺錢要不然我心情不好,當然這是當然的。
大家也要知道,因為可能有虧錢的可能性,當你虧錢覺得自己沒辦法承擔、很可惜或者還有其他思考點,那就把錢贖回了吧。

如果自己不願意花時間跟花心力花錢去學習,比如說股票的價值投資或者是其他的方式來去做投資
那就勢必會花更大的金額去面對跟承擔這些風險。


觀念九:感覺某些保險業務話術很高明,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去破解

我們今天不想要被話術,最大的核心就是靠自己學習保險知識以及基本保險觀念
當今天什麼都不懂沒辦法去做判斷的時候,只能被話術沒有別的選擇。如果今天知識增長了保險基本概念知道了,保險員要怎麼話術自己都大概會知道。

要記得最後的選擇都是在自己身上的。如果真的覺得這保險員很話術,不是換下一個人
或者是說可以紀錄下談話內容,打電話到保險公司專門的服務窗口進行確認
確認業務員說的內容或是條款是不是有相同,這作法同時就是在保障自己的權益。

不管是面對任何一個保險業務員,有自己的判斷能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永遠不要從別人的嘴裡去認識一個人,也不要從別人的嘴裡去認識一些東西。
我們還是要依照自己的智慧,靠自己的學習吸收來去做判斷,因為不管最後自己選擇好、選擇壞
都是對自己負責任,放在選擇保險業務員身上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Tips:
有時業務員推銷的本質也沒有不好,感受優劣是很主觀的。與其說要破解話術,不如先花一點時間自我了解需求並且做基礎功課,這樣也可以增加買到適合自己商品的機率也才有比較的基準


觀念十:一個合格的保險從業人員,講解保險時應該採什麼心態讓客戶更安心

第一:不攻擊他人心態很重要,業務員把真的在世界上或者是我們在工作領域上遇到的事情
很客觀的告訴分享給客戶,我們可以把最壞的狀況告訴客戶,當發生這件事情,可能我們要去做什麼防範措施
至於客戶要不要選擇我們,這個就也很緣分。

有些業務員也會用恐懼式的方式來去做行銷或銷售,但必須說一個優質的保險顧問是會選擇客戶的。
業務員與客戶基準線是平等的,以業務員角度來說我提供我的價值、不斷提升自己
必須要在這個產業下存活有很多的制度規範必須遵守,所以我們自己也要去符合這樣的規範來去規劃。

所以其實有時候客戶如果自己好想買保險、積極的想買保險,保險業務員也會害怕
因為我們想說這個人他是不是要詐領保險金。

第二:業務員也不要有太大得失心,有沒有緣分成為客戶,如果有緣分就珍惜
可是如果沒有緣分沒有關係,至少分享一個很好的資訊也下了一個好的種子給他
未來他有需要的時候希望他可以找到好的保險業務員或者是他會在回頭來找我,我覺得這樣就很棒了。


觀念十一:面對未來生活趨勢,保險對於自己的定義和以往時代相比有沒有哪邊不同

其實保險在本質上的意義沒有不同就是為了避險而生。
保險在好幾世紀以前,大家可能真的都沒有賺到什麼錢,連那種下葬費、有人家裡有人過世,連下葬費都沒有
所以大家才會開始每個人每個月就扣一點工資,當誰有發生事情的時候就用這樣的錢。

有點像早期互助會的概念,只是現在變成是比較有規模化的,用一個保險公司來去做這樣的架構
大家把這些錢放進去像社會安定基金的概念,要的時候真的有需求,自己買多少額度就用多少額度。

以往的醫療的條件跟品質沒有現在好,所以說可能以前在做這樣的規劃的時候,沒辦法達到這麼好的效果。
意思就是說比如以前癌症為例,以前癌症其實也不會去買很多癌症險,因為早期得到癌症可能一兩年不到就會離開了

可是現在抗癌七年、十年都有可能,而且都有可能抗癌成功
這段期間有很多特殊的藥物,它的需求或者是它金額跟價錢會比較高
這時候我們當然要能夠有付費的能力,我們才可以有這樣選擇權。

所以其實整體來說保險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因應現在可能有些人真的資產很多
他要去傳承或者是說他要指定繼承人這些事情。
資產很多有資產很多的人的困擾,那才會有不同的延伸。

但是它最基礎的架構都是保障,所以其實我還是真的很建議,大家讓保險回歸到保障真正的本質
你就不用擔心說我會被騙,還是怎麼錢進去沒有出來這樣子。


觀念十二:保險也該定期檢視?有沒有建議的保單檢視頻率呢

保險一定是需要定期檢視,而時間點可依買房、創業、結婚、生子,或是有負債產生,要規劃退休等等時期去檢視。


觀念十三:回頭檢視保單時,發現自己變成保單孤兒了,應該怎麼處理?

如果已經發現自己是保單孤兒了,要馬上去了解確認自己權益額度到底有多少,這邊提供兩種方式可以了解自身保單權益:

1.打電話到保險公司直接做詢問

保單孤兒也不是很少見的,如果真的發生這件事情,最快方式可以大電話到保險公司一定會有專門的服務窗口可以幫你服務。
也提醒讀者們為什麼我們說一定要先了解自己買的保險內容是什麼,需求又是什麼再去做規劃。

2.透過保發中心確認保單內容

保發中心所有人都可以上去搜尋,只要被保險人是自己,在線上登錄並支付費用後即可進行查詢。

*小提醒:買保險一定要讓家人知道,並讓家人知道保險額度是多少,因為有時候要去請款的人並非是自己。
*保發中心查詢保險:前往查詢投保紀錄


觀念十四:那麼多的保險服務員,可以怎麼為自己判斷跟選擇?

第一個:找熱愛學習的業務員

顧問業務人員一定要很喜歡學習,會持續在他的領域培養專業,並且提供你隨時提供市場上很好的資訊

第二個:會用心傾聽

業務員是客戶的傾聽者、好朋友,需要好好傾聽需求背後的故事,我們要很認真聽才能滿足相對應需求。

第三個:懂得站在客戶的立場去思考

其實這件事真的很難,當你自己會覺得這個利益和自身有衝突的時候,可能會很難去做這樣子的一個判斷
但是其實客戶嗅得到那個味道,客戶一定知道你是為了自己賺錢,還是真的站在他的需求點去思考。

我自己個人在跟客戶談保險的時候,完全不會去思考到這個佣金有多少
會這樣說可能是因為我沒有花時間去了解佣金的比例。
我覺得我認真做事,公司會給我應有的也會得到應有的回報,所以我選擇專注在客戶面前好好地跟他說話、分享資訊,相信對方也很聰明,一定可以有智慧能夠去判斷我可不可以。


觀念十五:為「保險」下一句註解定義,請問會怎麼定義呢?

不要對避險工具有過多還本或賺錢的期待,我們就讓保險很簡單的回歸到保險,保障真正的本質,這就是它最大的價值。


【EP14全集重點整理】

✔ ❶ 根據個人的需求及狀況來去做調配,保險是很好的金融工具,有些人對它會有一些誤解
建議大家不要對保險有過多期待,只要把保險回歸保障本質,就會發現保險真正的價值。

✔ ❷ 買保險時,需考量身體情況風險以及保險年齡,別對保險存有傳統負面印象
危機不會管你是誰,沒有保險保障擁有的選擇權肯定相對較少。

✔ ❸ 選擇終身、定期險,還是要依個人需求來做選擇。

✔ ❹ 詳細思考很重要,自己的保險權益要自己顧。

✔ ❺ 兼顧權益同時,也要在適當時機做好決定,因為保險永遠比不完不是一保定終身
有時在空窗的思考期間,等到需要保障時已經來不及了。

✔ ❻ 業務員推銷的本質也沒有不好,感受優劣是很主觀的。
與其說要破解話術,不如先花一點時間自我了解需求並且做基礎功課
這樣也可以增加買到適合自己商品的機率也才有比較的基準。

✔ ❼ 保險這件事不只照顧自己也是照顧身旁你愛的人。
我愛你,不是我在的時候我才照顧你;我愛你,是不管我在不在我都能夠照顧你。

✔ ❽ 危機發生時,在現實之前沒有錢是真的沒有選擇權。

✔ ❾ 保險,帶給你選擇權;有保障,你可以選擇更好的生活或是醫療品質。

✔ ❿ 人情保單不一定不好,主要還是要回歸到保障本身內容。
不好的人情保單,在你真的有事情發生的時候,它不會照顧你一輩子。

以上 15 點買保險注意事項,是做保險規劃時值得思考的重要觀念,能幫助你更全面地衡量保單適不適合自己。
保險很重要,做好完善的保險規劃才能讓自己在未來工作衝刺、理財投資、追求幸福生活便無後顧之憂
更重要的是你也擁有屬於自我的生活選擇權。

By Silvia 2021.12.02


-Follow Instagram

Silvia

Hi!我是Silvia,目前正在生命的路程裡,留下一些故事與價值觀
與你一起成為迷人女力,在關係、生活、職涯裡發光

女子日常網站會分享 3 個主軸:
❶【兩性關係】陪你養成良好親密關係|實現愛人與被愛
❷【生活理財】建立理財思維與實戰行動|成就財富高度
❸【自媒體經營】翻轉工作定義|讓工作不再只是一份工作

📣目前也有提供全客製服務:
▸90天顧問陪跑
▸1v1諮詢:IG版面優化、新手自媒體經營、網站SEO優化

如有需預約諮詢、演講、企業內訓及品牌相關商業合作
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來信後1-3日內,會進行回覆 : )

或許你會喜歡...

2 Comments

  1. 好用心的一篇實用文章👍👍👍

    1. 謝謝你的肯定!也歡迎分享這篇內容給需要的朋友~
      會繼續努力產出好作品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